大家好,我是炮炮,最近42家银行超250万人的平均薪酬“曝光”,人员数量也出现变化,整体减员超3万人,其中国有六大行人员减少超2万人。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员工人均月薪酬超过5万元,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也在4.5万元以上。员工数量比较多的国有六大行,人均月薪酬不到3万元。
说实话,看了这个新闻,还是要心疼银行人3秒钟。一句话概括:原地踏步、略有倒退。这里确实包含了两个事实:第一、银行人工资可能10年没有涨了。我看了一下10年的新闻,10年前银行人的平均收入已经达到月薪3万多。而现在呢,网点最多、员工最多,基本算是银行业平均水平的六大行,他们的月均收入已经不到3万元了,真是稳得可怕!另外,直接和2023年同期比,平均薪酬最高的6家银行,都发生了降薪。银行人薪酬平均下降超5000元。
这可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在经济好,房地产上行周期,银行手里把握了大量的优质资产和贷款,利息又高,投资回报率也高,所以在银行就业是妥妥的银饭碗,虽然比不上中金这种金融公司,但是也算是旱涝保收,非常稳妥的选择。这也导致了大量学金融的学生,想进入这个行业,国内985,211的,国外世界前100的,纷纷想进入自己梦想的银行,但是现在银行真的是没落了,人们进银行的热情也没那么高了。
平均年薪低于3万块钱,银行人肯定不高兴,因为跟以前比已经大幅度的降薪了,但老百姓其实也不高兴,不高兴是因为大家仍然觉得银行工资高了。虽然说3年时间大概降了5万,月均减少4000左右,但依旧是高水平高收入群体。
因为一二线城市平均工资也就2-3万,三四线的城市更别提了,大部分人月薪3500左右,公积金基本没有保障,关键还不稳定。我们来看两个数据。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课题组分层线性随机抽取了7万个代表性样本所作的调查显示:中国有39.1%人口月收入低于1000元,换算成人口数为5.47亿人,而月收入在1000—1090元的人口为5250万人,因此月收入1090元以下的总人口为6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为42.85%。
第二个数据,国家统计局的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个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733元,而六大行的员工的月薪比3万块钱稍微低一点,也就是说全国老百姓平均的半年的收入还不到六大行的这个员工的平均的月工资,差挺远的。
由此可见,银行工作仍然算稳定,且福利待遇也不差,五险一金正常发放,只要不倒闭不犯大错,就是一个可以干到老的工作。
另外,这个平均3万工资,其实挺不严谨的。那意思就是说包括底层员工也包括那些行长了一起的工资全部加起来,然后除以数量就是人数的,这才叫做人均嘛。这怎么能这样子算呢?那行长有的都一年年薪百万,而柜台一年也就年薪个十万吧。但是普通银行职工,比如说柜员,一个月才两三千工资呢?所以这样的总平均真的有意义吗?
人均薪酬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掩盖部分人的高收入,同时也变相避开了基层员工的低收入。
这些年银行走下坡路的趋势还是很明显的。10年前电信运营商担心被管道化,现在银行步其后尘,网点已经在裁撤整合,以后也许再也不会看到银行网点设置比公共厕所还多的景象了。运营智能化,自助化,柜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少,连客户经理可能都会被AI所取代,银行在向智能化,轻型化转型,到时候银行还需不需要这么多人,会不会更内卷,这是我们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