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梅姐做了一个调查,在梅姐所住的小区里面的中老年人朋友,他们绝大多数的钱都是存定期存款。
现在理财方式那么多,为何还是有那么多人继续选择存定期存款呢?定期存款并不是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存款类型,可是受欢迎的程度却远远超过于其他存款或者是其他理财。
带着这些疑问梅姐也跟小区里面的中老年朋友聊了一下,有一位老人跟梅姐说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
这位老人他说,他们之所以有那么多人选择定期存款,是因为定期存款不会“嫌弃”他们的钱少,但又能给他们更高的利息。
张叔跟梅姐说,他原本的养老金一个月只有1500块,除去平时吃药用的以及生活成本之后,一个月就剩500块左右,即使攒一年也攒不到1万块。
可是很多银行的定期存款门槛,通常是50块起步的,张叔说每攒个半年就可以去银行存一次定期了,要是想存大额存单的话,可能要攒个10年、8年才能攒够。
并且,定期存款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就是它的选择性比较多,它有各类长短期限,想存长一点就存长一点,存长期限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息,如果存短一点时间的话,资金流动性也更高。
听他们说下来,梅姐也心动了,但梅姐到网上查询了一番,却发现有很多银行工作人员都不太建议大家存定期存款,是因为他们觉得这当中弊大于利,尤其是在这4个方面。
01 定期利率下降太严重,产生的利息跑不赢通货膨胀
虽然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可是我国的竞争也是非常大的,各行各业非常卷,尤其是金融行业他们卷的更厉害。
一开始没有那么多银行的时候竞争力比较小,那时候的银行还是比较挣钱的。如今银行越开越多,加上国际市场也在参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国际性的银行,都来我国开分行了,也就导致我国的金融市场竞争压力特别激烈。
现在的银行想挣点钱都不容易,可能一不小心还要赔上钱,有不少银行就是因为这一些原因导致破产。
一旦银行赚不到钱之后,肯定会影响到金融市场,这时候金融市场也会随之调整,例如今年那几次利率调整,就是因为金融市场太差的原因导致的。
经过这几次利率调整之后,几乎每一种存款项目都深受其害,以前那些非常吃香的3年期、5年期高利率,存款也变得非常低了。
之前就有网友做过一组数据,他们算了一下根据现在的通货膨胀来看,把钱存银行3年、5年的定期,产生的利率还没有通货膨胀那么厉害,也就是说产生的利率,都不足以抵御通货膨胀,这相当于没挣钱反而亏钱了。
02 有比定期存款收益更好的存款项目
事实上有那么多人之所以一直存定期存款,是因为他们了解到的银行存款项目并不多,可能来来去去,要么活期、要么定期、要么通知存款,有钱的话就存大额存单,并不会了解到银行还有没有其他的存款方式。
就拿我们熟知的国有银行来说,是有很多存款方式是有针对性的,例如针对老年人群体、针对儿童群体这类人的专项存款,可能带来的收益会比定期存款高很多。
03 资金被长期“套住”
相信绝大部分存定期存款的朋友并不会选择3个月跟6个月的,因为这类存款的收益实在是太低了。
据数据统计,老百姓最爱存的存款期限是3年期、5年期。这类期限的好处就是能拿更高的收益,坏处就是它的流动性会很差,这段时间可能资金就被套在银行了。
今年降息那么厉害,无非就是想让老百姓不要把钱存在银行拿出去花,可是这一方法并未奏效,反倒是存定期存款的人越来越多了,单单今年的第一季度就增加了差不多10万亿的存款。